非常不好。
2020年底,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意味着企业给退休员工少得可怜的福利,将不会再有了。
真的要感慨一下,为什么国家做一些改变,都要从企业做起,不是从公务员开始呢?先把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的养老统筹了不好吗?一个问题还没解决,另一个问题又来了,企业人员和他们的差距岂不是越来越大了吗?
如今即将退休的一批人,大多是80年代高中毕业生,那时候是什么环境?哥德巴赫猜想,实业兴邦,科技兴国,流行的是学工科,去工厂,建设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不知道这首歌是不是影响了同时代的你?反正是影响了我。
大学毕业的时候,可以去机关,可以去工厂,我选择了去工厂,,,,,,
慢慢慢慢地,差距越来越大了。
养老保险从企业人员交起,五险一金,企业先试点,说是机关事业单位随后改革,结果呢?五险一金不知不觉地,已经交了二十来年了,可机关事业单位却只交了几年,悲催的是,他们的退休工资竟然比我们企业人员要高出一大截。
目前,好的企业逢年过节、生老病死会给退休员工一些慰问,也会给退休员工上补充医疗保险,这会让退休员工有一种组织上的归属感,移交给社区,请问社区会管这些吗?
大约会带来二种好处:一是增加公务员编制,管理退休人员需要人手嘛。二是减轻企业负担 ,不过这个我持怀疑态度,说不定会增加企业专项费用。
高薪职位,猎头服务就上无忧精英网!很高兴很参与这个问题的解答。
退休人员移交到社区管理,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实施。关于养老保障,退休人员最关心的其实有两点,一是移交社区管理后退休金的足额发放,并且跟的上国家政策调整,另一个是相关的医疗保险等后续保障服务能够跟上,让自己老有所依。
移交之前的退休养老服务主要为社保局管理,企业单位进行服务执行。目前网络上对于移交社区管理不看好的主要原因有:
1、退休养老服务涉及退休金发放,各种医保报销、退休人员关怀等细节,担心社区管理缺乏专业与经验。
2、企业拥有各自的企业文化与人文关怀,某些企业对于退休员工的关怀与福利让退休人员恋恋不舍。忧心转社区后公事公办一视同仁,所得远不如转交之前。
但是实际上除了国企事业单位,市面上多数企业为民营企业,存在企业停产停业等现象,划归社区管理能避免这种情况带来的养老障碍。而且政策既然进行调整,相应的人事配套工作也一定会跟上,不论是业务的培训还是对新招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度必然有更高的要求,也会把退休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纳入议程并列入工作考核。不然到时因为专业度不够引发的问题必然不会是个例。
其实在忧心的网友当中,国企、事业单位的退休者比例较大,主要还是舍不得这些企业在养老上的优质福利。但是国家统一规范了退休人员的管理,还是有明显的益处的,比如它减轻了企业负担,可以更好地集中财力精力发展生产经营;同时让退休者可以就近就便得到社区更好的生活、养老服务,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是在2019年就开始执行的了,当然可能是每个地方的政策不同,故这个移交的时间会不同。
把原来关联在企业的有个老龄办专门是主管这一块退休人员的工作,就比如过年过节的福利费,营养品等方面的发放,或是其他的退休金及相关手续的办理,都是在企业进行操作代办理。
2019年的时候,是接收到上级部门的通知说,要把原企业退休人员由企业代管转为社区管理的要求。
是分退休人员由那个企业部门退休的人员划归回原单位,由原单位进行相关后续核实工作,准时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任务。
当时的我还接受到了一个任务,就是把原公司退休的人员名单进行一一核实并解释清楚为什么要移交到社区管理相关思想工作。
当时遇到的困难就是说,为什么原企业不管他们了?那原来的相关退休人员福利还享不享受?比如过年过节的福利费,每年的体检费等方面福利,其他办理的手续企业还帮不帮办理?我们从退休人员拿到的信息不全,电话号码不通,原地址找不到人等等方面的信息更新存在问题?
如果说,划拨到社区管理,那么这部分人员的信息会存在更大的滞后,最为主要的是,退休人员年纪比较大,相关政策信息接收慢不及时,相关个人信息不准确,这将会是一个大问题,那么社区开展这样的工作肯定出现工作负荷重,管理不到位问题。
当然退休金等事宜,并不是社区所能主管的,基本上是根据社会保障卡(养老金卡)直接到账到位,不经过社区这一关的。
当时我们通知完所有人并补充相关信息之后,然后把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费用及其产生的 档案邮递等相关费用由我们企业承担了。
这项工作才是告了一段落,总之就是感觉自己就跟踪十个人的名单,都搞得比较麻烦,何况社区要针对那么多人的信息及档案管理方面,更新等等,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
当然社会化社区管理会更加集中,减轻企业的福利费相关负担,便于政府统一协调步调相关工作会更加好。只要信息更新及时,那么进行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理,也将会提高工作效率,利民利人的好事情。
肯定不好!不好也没法子,这件事虽不是人心所向,但却是大势所趋。企业办社会,是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经历了10多年的渐进改革,退休人员交社区,是这项工作最后一公里,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不可能让它烂尾。
我是个企业退休工人,我说退休人员交社区“肯定不好”,是站在我的立场观点,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的。因为,曾经在企业太好了,所以,现在交到社区才让我觉得“肯定不好”的。
曾几何时,我们退休工人在企业过着“花天酒地”欢歌笑语的生活:一月元旦迎春跑有老年组,二月春节联欢会邀请老人参加,家访慰问少不了老人,三月三八妇女节企业有人出面组织老年健身操比赛,5月1日劳动节,老劳模参加企业座谈会,7月党的生日组织老党员参加歌咏比赛,八月退伍老兵发纪念品少不了退休的退伍老兵,9月中秋节、10月国庆节、这其间的重阳节,对退休老人来讲,一场比一场开心,一场比一场企盼。
以上这一切,随着企业办社会终场哨声的响起,将成为遥远的过去,永远的追忆。我们这些老哥哥、老姐姐们已经走上老死不相往来的征程。在这种情境下,我能说退休人员交社区好吗?肯定不会说!不骂就不错了。(完)
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不好。
第一不利于退休人员的身心健康。老人都有怀旧心里。在单位干了几十年,对单位情深意长,非常愿意和单位保持亲密关系。
第二,退休人员视单位象娘家,有事没事去单位看看,吃个饭、洗把澡、会同事、说说笑笑心情大好。
第三,人都是有感情的,更何况呆了几十年的地方,单位再穷也不会忘记这些老前辈的,多多少少有些福利的,礼轻情意重。
第四,一旦退休人员有点事,通知单位。单位里马上派车派人看望,帮助解决。单位里有徒子徒孙,要好同事,纷纷申出热情的双手。
第五,退休人员对单位除了物质更是一种精神的依托,有单位在心里踏实。
这些在社区是无法感受到的,所以坚决反对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
国家战略指出,中国要在2020年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在某些具体的方面中,也在做着最后的冲刺,比如有关退休人员管理上,国家政策就指出,要在2020年底完成将退休人员移交给社区管理。那么,退休人员移交到社区管理中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只需要每个人摆正心态即可,因为对于这样一个政策看来,不过是国家在为了实现社会公平而作出的战略。很多顾虑的人会认为社区管理的服务可能不理想,但是他们不知道,与农村相比,他们的待遇是比较好的。毕竟当前农村的养老问题依然还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很多农村外出打工后,家里老人就成了空巢老人,加上他们的娱乐方式比城市人少,可以说他们的生活处境是极其孤独的,有这么一个社区的出现起码对于农村老人而言是非常能够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的。
而对于子女而言,在快节奏的社会当中,他们很多时候会迫不得已而离开家乡,没能陪伴在父母身前。这时候他们当前希望自己的父母能有更多的人流接触,尤其是同年龄段上的,让他们的父母置于社区管理中,不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退休老人移交社区管理终究是一个大的趋势。 笔者的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曾说过,她生下女儿并不希望她养老,而是只希望她能够快快乐乐的度过他的人生,她与她丈夫也早已计划好了以后年纪老时去托付给一些养老院等社区管理,一是她们认为这样可以不给自己的子女添麻烦,二是子女有子女的世界或思想,他们也不想刻意的去融入他们的世界观!
无疑,她们思想是非常通透的,也是一个潮流的所在。就好比广场舞大妈,她们通常聚集在一起跳舞,无异于就是一个社区,能健身解乏的同时还不给子女添乱,何乐而不为呢?因此说将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终归还是利大于弊的!
这其实是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确实值得大力推行,也早该这样处理了。
我们每个人,其实只要退休了,就已经和单位没有关系了,我们每个人的退休养老金便转入社保局,由其统一发放。可是如果把整个区县退休人员都交由社保局统一管理,这也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在管理上也会存在诸多不便,甚至还会存在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如果把这些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则更加贴近基层,方便退休人员办事,也方便对退休人员的管理,并能够切实落地,监管也位更加到位。
就拿我岳母来说吧,她以前每年5月份生存认证,都会乘车一个多小时,从乡镇赶到社保局,对于一个将近80岁的人来说,很是不方便。一次她和别人聊天,觉得自己的养老金可能出了问题,于是她便去社保局查询,结果来来回回跑了三天,这让她很是疲惫劳累。后来乡镇社保所也可以生存认证了,这才少了去社保局的劳役之苦。
所以,如果能把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那对于这些退休人员来说,将会是一件令人称道的福音,从此办事将会方便很多,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人来说,那更是一件大好事。
同时如果把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能够对退休人员起到时时的监管,可以避免一些退休人员离逝之后,没有及时办理死亡注销,退休养老金还在继续发放,减少社保的损失。
以前网上报道某市,一位退休人员离逝已经多年,却还在继续发放养老金,而且已经为其发放了近20万元。也正是有这种可能性,才使得社保后来推行生存认证,但现在依然还是可能会出现多发几个月的养老金,如果不及时办理!
如果一旦把这些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之后,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再有了。
由于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可能在心理上会造成一种失落,感觉自己没有了单位组织可依靠,没有了组织的温暖,缺少一种安全感!所以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抵触,不愿意离开。
当然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必须应该是所有退休人员,而不能仅仅是企业退休人员,否则也很容易让人难以接受!
退休人员逐渐纳入社区化管理,应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种做法将会全面推行,这应该是大概率的事情。
好了,我就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职场创作者,一个有着20余年职场生涯的老司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肯定不好!我从我们企业这几年的三供一业,医疗卫生等移交地方就能体会到:我们属大型央企,原来有自己的社会职能体系,子弟上学,职工家属看病很方便!原来有自己的供水,电,暖和物业,因为是本单位的所以服务很好管理也很好,打个比方:因为生活区楼房全是本单位的,住户都是本单位职工管理很好,不允许窗外装防护栏杆,不允许窗外放东西,不允许草坪里私自栽种,暖气也很正常,按成本供暖,不考虑节约成本。可移交地方后小区内有人窗外乱摆乱放,草坪上乱挖乱种,楼道半月一扫,特别是暖气由原来的二十五六度变成十八度刚过,因为私人公司以逐利为主。退休员工移交地方后原单位肯定不会在管你!原来我们单位有退管中心,负责退休员工的生老病死,可以组织员工为其打扫卫生,有病派车送医,节日有人看望送温暖,物业费暖气费有点补助,一年走点福利。交到地方了社区那么多退休员工谁管你。
2020年底,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主要指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对国企外其他符合企业退休资格人员和灵活就业者退休人员并无规定。
但从长期来看,把全体退休人员逐渐纳入社会化管理,应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那么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究竟好不好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一、社会化管理是大趋势
1.什么是社会化管理?
简单讲,就是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
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采取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退休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管理的服务。
2.社会化管理的优势?
首先,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解决国企办社会弊端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建立成本合理分担机制,使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其次,能更好保障退休人员法定权益和服务需求,提高服务水平,确保退休人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二、社区管理的优势
1.社区了解退休人员情况,便于管理。
随着社区治理网格化的全面开展,社区对居民可以实行无缝隙管理,社区网格员对管辖区域的退休居民情况都非常了解,便于管理。
2.方便退休居民办理有关业务。
退休居民,每年都要认证,以前要去当地社保机关办理,现在因社区的覆盖面小,一般城市社区3公里内就有一个社区,退休居民办事方便。即使退休居民因为年龄大或身体不方便,社区人员也可以上门办理业务。
3.居民对社区服务的认可度高。
城市社区已开展工作多年,又在居民家门口,社区已经承担了大部分的社会工作。
例如社区党建工作,负责社区党员学习、党费收缴等工作;社区民政工作,管理居民低保及困难居民社会救助等工作;社区老年人工作,管理社区非离退老年人救助金申报及发放等工作;社区残疾人工作,管理辖区残疾人的申报、受理、移交等工作;社区劳保工作,负责社区城镇居民养老及医疗收缴等工作。
社区还同时负责大量其他各项工作,都同社区居民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这次疫情时期,社区工作更是贯彻整个防控工作始终,可以说居民生活处处离不开社区工作,因此,居民对社区的认可度较高。
三、移交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退休人员担心福利待遇降低。
对此,国家有明确规定,待遇水平不降低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原享受的补充医疗保险等相关待遇,仍按原渠道解决,待遇水平不降低。
2.统筹外费用解决办法。
统筹外费用,其实就是原单位发放的各类补贴、奖金和实物。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统筹兼顾逐步消化原则,解决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问题。
老人老办法,就是对目前已办理退休的人员发放的现有统筹外费用符合有关规定可以一次性计提,按现有方式发放,也可以一次性支付 。
过渡期办法,就是国有企业在加强对职工工资福利统一规范的基础上,每年逐步减少新办理退休人员的统筹外费用。过渡期原则上不超过 3 年,过渡期起始时间应不晚于 2020 年年底。
新人新办法,就是对于过渡期满后办理退休的人员,按照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有关规定应享受的待遇,由企业一次性支付,企业不再发放统筹外费用。
关于统筹外费用的处理办法,有些类似于过渡性工资,只是计算方式和发放形式有所不同。至于下岗失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基本不用考虑,可忽略不计。
3.大量增加社区工作量是否适应。
如果把退休人员全部实行社会化管理,移交社区,会大大增加社区的工作量。
目前首先从国有企业开始,如果后期逐步对所有退休人员展开,对社区工作将是个极大的考验。怎样缓解社区工作压力,从人员配备、培训,到经费、场地的解决等,都是各级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是件利国便民的好事,也是大势所趋。但在移交过程中,可能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在工作过程中总结经验,逐步走向正轨。
回答是:肯定不好!
作为一名退休人回答自己的感受!
从懂事开始,几十年的工作,思维、情感早就融入到单位上去了,同事之间的感情不可比喻的亲密!
退休人的生活是什么?在熟悉的环境、亲如兄弟般的同事情、知根知底的怀旧情怀,等回忆、谈笑所带来的快乐,那可是发至内心深处的喜悦…………
退休后关系转到社区、转到两眼一抹黑的环境、陌生人的队伍,情感的失落没法弥补,也许对有些老人是一种催命的打击!
为什么要这样做?反正我是一百个不愿意,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